官方 Lanisky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代运营(广州18820090892,深圳18007555088,微信同号)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示范社,全国合作收购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等,体验式入园采摘0759-6905386,15360737081 )
苏格拉底说:“命运是机会的影子。你抓住了机会,就掌控了命运。”
机遇是人生路上的稀缺资源,可遇不可求,错过这次,谁也无法得知下次何时才能够遇到。
很多年轻人在面对这样的两难:
毕业了,本来计划留在外面闯几年,但是父母希望你能早点回老家有一份安稳的工作;
工作两年,你为了跳槽准备了很久,辞呈没递上去领导却要给你升职,是去新公司从头开始还是在原地接着攒经验?
存了多年积蓄,准备买房子,这时有人邀请你创业,一起做一个不错的项目,是先投资还是先买房?
一方面,原来的计划已经投入了的精力和时间,一旦调整方向就意味着之前的辛苦付诸东流。
另一方面又担心错失了机遇,日后想起来会有放不下的不甘和后悔。
大部分时候,我们是在周密的计划和偶然的机会之间,寻找最优选择和平衡。
克莱顿·克里斯坦森《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中说,没有哪一个机遇更好,也没有哪个计划一经提出就更好或更糟,而是要根据我们当下的阶段来确定或判断。
克里斯坦森是哈佛商学院的教授,他曾经提出“颠覆性技术”这一理念,因此获得了“颠覆大师”的美誉。
他在研究中发现,许多被人们崇拜并竭力效仿的优秀企业,在市场和基础发生破坏性变化时,没有做出相应的调整,从而丧失的行业领先地位,比如诺基亚手机业务、摩托罗拉手机业务等等。
这样的大企业习惯了“周密的计划”,他们被主流客户的意志所左右,而忽略了“偶然的机会”。
人和企业的选择,都有一套方法论,克里斯坦森将其总结为“发现—驱动计划”。
就是说,做出选择之前,要对关键点进行相应的验证,这些重要的前提越容易实现,这件事成功的几率就越大,这个机会也就越值得把握。
每个人的需求和期待不同,验证条件也不尽相同。
比如你是奋斗的年轻人,选择职业时,验证的条件可能是这个岗位是否能让自己学到新知、积累经验;
但是带娃的妈妈,关键点则侧重在这份工作是不是让自己有足够的时间去照顾孩子、能不能保障稳定的薪水。
克里斯坦森在读大学时就渴望成为《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并为此制定了周密的计划。
在杨百翰大学获得经济学学位后,他进入牛津大学继续攻读经济学硕士。
硕士的第一年,他向《华尔街日报》递交了暑期实习申请,结果却杳无音信。
这时,一家咨询公司发来邀请。克里斯坦森认为这份工作可以学到新知识,也有利于自己争取编辑的职位,于是选择了接受。
后来他的能力得到了认可,咨询公司提出,如果他愿意硕士毕业后继续在这里任职,那么公司可以为他支付现在的学费。
克里斯坦森家庭经济条件并不好,于是他欣然接受了这个条件。
工作五年之后,完成了和公司的承诺,他辞职,准备再次申请《华尔街日报》的编辑岗位。
这时候,一个朋友邀请他一起创业开公司,他觉得自己在咨询公司的经验有了用武之地,于是编辑梦再次被搁置。
之后,他又进入哈佛商学院,完成了博士学习,成为终身教授。
多年来,他一直在编辑梦想和新机会之间周转,尽管人生路没有按照最初预期的方向走下去,但是他却在不断的选择中收获到了同样精彩的人生。
人生是动态发展的过程,策略需要根据现实不断调整,但能保证你的“验证条件”是不断向前的,你的路才会越走越宽。
2010年,克里斯坦森被诊断出淋巴癌,在治疗期间,他开始思考人生的价值,并从管理学角度出发解释自己的人生。
他说:管理理论不仅能解释企业问题,也能拿来管理并预测自己的人生,于是就有了《你要如何衡量你的人生》一书。
白岩松在推荐这本书时说:除了幸福,我们似乎拥有一切。可是幸福在哪里?这已是当下中国从个人到社会的大问题。
这本书不提供答案,但却提供了寻找答案的方法。
幸福来自于你每天至少要付出8小时精力的工作;
来自和家人、朋友在一起的时候的状态;
来自你的努力有没有获得相应的回报;
来自你身边的人,有没有因为你而过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