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 Lanisky网站建设:企业、政府、学校网站建设、开发、代运营(广州18820090892,深圳18007555088,微信同号)
官方 丰业合作社:广东省示范社,全国合作收购荔枝、圣女果、番石榴等,体验式入园采摘0759-6905386,15360737081 )
最累不过守边军,兴,守边苦,亡,守边苦。纵观每一个朝代,驻守边疆的将士总是挑最重的担,吃最累的苦。在时而黄沙漫天,时而狂风暴雪的苍茫云天之间,以燃烧的青春、顽强的意志,驻守边关,为国家铸就一道钢铁城墙。
今天,我们要讲的主角就与驻守赛图拉哨的将士有关。赛图拉哨所距离皮山县城424公里,海拔约3800米。最为丝绸之路的南方交通线,占据此地可以窥视南疆内地,赛图拉哨的地理位置可谓非常重要,曾是英国殖民者十分渴望的战略要地,同时,赛图拉也是具有古老历史的商贸通道,是通往印度拉达克首府列城的古丝绸之路上最后一个居民点。
1877年,在左宗棠收复新疆成立敢死队后,为了守住新疆的边境国土,让赛图拉成为了祖国最西边境防御大本营其中一个核心的据点。从此,驻守在赛图拉的军官与士兵便与克里阳卡以及麻扎达拉两个关卡共同担任起了我国西部边境八百多公里的守防使命。直至1912年清朝最后一位皇帝溥仪的退位,驻守在赛图拉哨的将士们依旧每天站岗巡逻,与狂风为伴,与冰雪为伍,坚守着十年如一日的艰苦生活。却不知道他们为之驻守边关的清朝已经终结。
一直到1928年的6月份,新疆督军杨增新的士兵在赛图拉遇到了仍在驻守最西边疆的清军士兵,这些士兵并不知道清朝已经灭亡,驻守在此地的士兵已大都是第三代,距离最早的戍边任务已然过了五十多年,但他们驻守边关、报效国家的初心仍未改变,每日风雪无阻、站岗巡逻的脚步仍未停止。据说,一个拄着木棍的老人在看到国军士兵后,问士兵:“清朝亡了?”士兵说:“亡了。”他把耳朵凑了过来,又问:“亡了?”士兵说:“都亡了十多年了!”那位老人当即就昏死过去。后来那位老人被大家唤醒后,又说:“唉,亡了就亡了,谁来都一样,把这个地方给守好就行……”国军士兵发现这些驻守在赛图拉哨的将士们衣服虽都是破旧不堪,但上面都有一块清朝军服,虽是缝补过的,补丁甚至是层叠重复的,但依然可以看到这些戍边将士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令人心痛,令人感叹。正如李益的一首诗所言:“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不知何处吹芦苇,一夜征人尽望乡。”
即使到了我们现在所生活的和平年代,没有硝烟,没有战争,祖国也在日益强大,但我们国家仍面临着诸多潜在威胁,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都虎视眈眈地盯着我国边境地区。钓鱼岛事件、还有近几年我国与印度在西藏地区发生的边界之争等。说明了这些国家及地区时时刻刻都在威胁着我国领土及主权的完整。因此,驻守我国边疆的士兵就显得尤为重要。
当兵累,当戍边兵更累,这些守边士兵身穿绿军装,手握冲锋枪,每天被炎日暴晒,被大风肆虐,被暴雪洗礼,这些守边士兵没有风花雪月的缠绵悱恻,也没有剪烛西窗的浓情蜜意,只有雄性的呐喊,茫茫的林海雪原,生活虽艰苦,但为了祖国的健康发展、人民的幸福生活,他们从不抱怨,坚守岗位,尽职尽责,以牺牲自身的青春为代价,换来祖国完整的领土与主权。这样的守边士兵,正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怎不值得我们赞美,歌颂